泸州公办职业技术学校排名,泸州有哪些职业技术学校,泸州技术学校排名是什么。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办学定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以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教专家资格。
二、悠久历史
学校的前身是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1901年,是四川第一所“新学”。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晚清第一词人赵熙为首任校长,朱德、恽代英等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培育出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知名校友。
三、主要荣誉
四川省“双高”院校B档
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四川省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是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
四川省文明校园
四、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激流澎湃的长江之滨、沱江之畔,开设46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生15818人,占地1344亩。
拥有馆藏图书1448500册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工程造价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川南最大的诺博幼儿园、五星级首旅建国饭店、四星级洲际酒店、酒城文化创意美食街、天猫超市等优越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室内体育馆、恒温游泳馆,温馨舒适的标准化宿舍、食堂,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保障。
五、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723人,其中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首批“天府万人计划”专家2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常驻外籍教师4人。聘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国平等兼职教师307人。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
近年来,教师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01项,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专利20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2项。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省级以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120余人次。
六、合作交流
学校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泸州市“一体两翼”战略新需求,按照“专业—产业集群—产业链”逻辑,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构建333专业群体系,重点建设学前教育、酿酒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3个核心高水平专业群,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技术、
电子商务等3个骨干高水平专业群,大力支持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3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以群建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推行“1+1+1”专业建设模式(即一个专业对接一个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依托一个本科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与中国酒业协会、郎酒、泸州老窖、哥大诺博、华为、国信蓝桥、阿里巴巴、吉利汽车、洲际集团、豪能科技等合作,毕业生高端就业达50%,海外就业达10%。
七、教学科研
学校有国家骨干专业3个(学前教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学前教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酿酒技术专业),国家1+X试点证书7个(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财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web前端、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传感网应用开发),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5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50余篇(EI和ISTP收录近40篇)。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先后在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全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赛等技能竞赛中获奖1100余人次,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240余人次,涌现出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林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勤学奋进新青年林厚坤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八、社会服务
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承担机械及制造、电子电工、建筑等18项职业技能鉴定。学校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近30000人次。
四川省艺术学校泸州分校
四川省艺术学校有52年的办学历史,1980年被教育部颁布为全国重点中专,1999年复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该校在全国艺术院校中享有很高声誉,是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从2001年开始,四川省艺术学院举办五年制高职大专,构建了中专毕业直升大专的人才培养立交桥。2004年开始,为方便川面地区的艺术类考生,特在泸州设 立分校。
四川艺校泸州分校坐落在长江之滨大北街144号,艺术学校投资近百万新建专业教学楼。有宽敞明亮的专业练功房、多媒体教室、语言室、微机室;有设备完善的学生宿舍和食堂,学生在此能接受专业和文化课的全面教育。为了保证泸州分校的教学质量,特组织了资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的德艺双馨人才提供了保障。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原泸州化工专科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学校始建于1953年,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现为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化工类高职院校,被誉为“西部化工职教的黄埔军校”“中国化工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学校占地1198亩(其中一期建设900亩),图书馆藏110余万册,在校学生约11000人,教职工750余人。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2015年建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并获优秀级。2020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学校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教育培训西南基地、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现开设专业40个,其中四川省示范专业5个,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成立了泸天化学院、川酒学院2个产业学院;形成了以化工医药为特色,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食品饮料、经贸物流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涵盖了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以及多个培训中心。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总面积56796.9平方米,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建有中央财政资助的化工生产综合实训基地(DCS)和电类实训基地。建有16个实训中心,164个实验实训室,覆盖了所有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建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泸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26个。是四川省高等学校中唯一具有危险化学品培训资质的机构。
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十分畅通,省内外3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核集团、成都铁路局、美国陶氏化学、万华化学集团、东方电气集团、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科伦药业、地奥集团、海尔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学校毕业生的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毕业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技能强,深受各行业用人单位好评,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学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68年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在西南地区“有化工企业就有化院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廖振鹏,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长江学者范平志教授,四川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化工学院原院长朱家骅,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云,泸天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光军,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原主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谢明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丰富的办学经验,良好的社会声誉,畅通的就业渠道,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实力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的学子前来学习深造。
泸州外国语学校
泸州外国语学校(泸州一中),全称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是泸州市三所直属学校之一,是由三所百年名校原泸州一中、泸州四中和泸州师范学校于2003年合并组建而成。最初是1993年由四川外语学院在原泸州一中的地盘上租借了一些教学用地和宿舍楼办起来的 ,当时只有初中部。2002年由于学校扩招等原因,将学校整体搬迁到了位于市区的原泸州师范的校址,并将具有百年历史的原泸州一中、原泸州四中和原泸州师范学校重新合并组建,成为一所具有市属高完中的特色学校。学校在过去的办学历程中,吸取了一中和四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发挥外语教学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